您的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

“双向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高中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研究

成果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大连二十三中学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建立了“双向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双向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整个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问题的提出

1、学校长期课堂教学精髓的积淀。

"少而精,启发式,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是我校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今天的课堂教学依然有着指导作用。“少而精,启发式”就是倡导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就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

2、教师长期教学研讨成果的落实

近几年,学校组织老师们对课程标准、考纲、教材进行了集体研讨,老师们对课标、考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教材的处理和驾驭水平有所提高,也达成了很多共识;学校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与老师们一道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和研讨,这些都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现象的改进

通过听课和调研,我们发现,在我校的课堂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时间少;

(2)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和对结论的获得缺少体验和探究;

(3)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缺少自主建构的过程;

(4)学生对方法、规律、学习心得总结归纳不够;

(5)学生在课堂当中练习不充分、反馈不及时。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方法不精、效率不高的现状,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信和挖掘学生潜力,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提出了改变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的总要求。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能让学生的多种智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这也是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以及教育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理论依据

1、当前学习科学的的研究成果

学习,就是通过积极参与探究和实践,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

“积极参与”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很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探究和实践”说的是,学习过程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和真实问题,学习者主要作为一个问题研究者、文化实践者而学习;“建构”是指学习者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理解,找到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会调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观点、信仰等,并将自已的观点和方法表达出来,在合作的状态下还通过对话、协商、交流不断发展自己的观点;发展起来的“知识、能力”包括多个层面:事实性和程序性知识、结构化知识、学科的大观念,也包括知识的多个方面,除了编码的知识外,还包括包含了情境因素的、方法性的默会知识。

2、与课堂教学效率有正相关的一些因素

(1)教学时间的增多并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简单办法。

更多的教学时间并不一定带来学生更好的学习成绩。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可能比教学时间更重要。因此建议教师们应该思考如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先知知识、学习障碍、学习愿望和兴趣等情况的基础上,在教和学的方法和策略上,做更多的研究,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增加教的时间上。

(2)动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对某学科(数学或阅读)的兴趣和从中得到的乐趣,与他们的成绩成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阅读(自修、总结、反思、感悟)中表现得更显著。

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考虑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对阅读(自修、总结、反思、感悟)带给自己的好处的认识。这样,提高学生阅读成绩的途径不仅有改善教学,还有提高学生的阅读动机,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激动,会给他们的学习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预习、自主探究当中)。

(3)自信心和焦虑水平对学习成绩影响更大。

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并对学习过程不感到焦虑,更有可能获得好成绩。这个结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效。也就是说,在学生的自信心(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和平均成绩之间有清晰的统计学关系。此外,焦虑对数学成绩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是否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做了足够的工作。

(4)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推测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鼓励学生动手练习、做实验,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这些对学习质量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而让学生机械的背诵概念和定律、被动的接受方法和规律,对学习质量的提升帮助不大。

(5)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实践研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了由储校长亲自负责的领导小组,由教学副校长、学校教务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实施小组,领导、指导和组织全校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具体分工略)

(三)过程与方法

“双向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9月1日-2013年1月4日,为课改方案制定与论证阶段。

学校领导小组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小组全体成员,经过反复调研和充分论证,制定了初步的课改方案,并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流程进行了统一部署。

第二阶段:2013年1月4日—3月22日,为组织动员和学习阶段。

1、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围绕课改实施方案展开自学与集体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储校长就“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深刻解读指导,使全体教师明确操作流传与具体要求。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3、组织所有高考学科教师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和体验交流。

第三阶段:3月15日—4月1日,示范引领阶段。

1、各备课组长总结学习和观摩兄弟学校高效课堂经验,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和课改方案,在教研组内上示范研讨课。

2、组内全体成员围绕示范课进行专题研讨,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优选典型,在全校范围内文科、理科各推一节示范引领课。要求上课教师必须做好准备,严格按照“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上好课,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阶段:4月1日—5月1日,总结修正与教师实践阶段。

1、结合前一阶段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课改模式做进一步修改,使之更加合理、完善、高效。

2、全员实践。本阶段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尝试“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全力构建高效课堂,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尽量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要不断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三度三量”的评价策略,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看学生的思维量、信息量、 训练量。对教师的评价采取“五看”,看课中是否坚持学生为中心、是否关注学习过程、是否体现三维目标、是否进行当堂检测、是否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学中要优化训练方式,促进知识内化,要把握训练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设计有针对性、选择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训练,做到课堂训练分层次、分类设置。学校领导、教导处、教科室将采用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对于不积极实践的教师将给予点名批评。

3、加强督导检查。学校对各备课组的备课质量进行督导检查,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学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流程,要求做到个人初备有任务,集中研讨有主题,课案生成有成果,个性设计有特色,课后反思有成效。

4、建立集体备课档案。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及时上交备课成果,学校统一存档。

5、重视过程监督,及时调研学生学习状况,做好反馈

第五阶段:5月11日—6月30日 教师人人过关阶段。

1、本阶段采用教师自愿申请汇报讲课和学校随即抽查教师讲课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人人都能上好每一节课,促使全体教师人人过关。

2、每位教师在学期末要上交一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3、写一篇“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4、教研组要组织一次“高效课堂”研讨活动。

5、全校要进行一次高效课堂优质课教学比赛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 “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学生: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归纳-------练习检测

教师:导学--------参与质疑------点拨评价-------引领升华------强化纠错

 这种流程实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 流程说明:

1、预习: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于某些学习内容通过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温故而知新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导学:教师课前要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研制编写导学案,预习部分的内容、问题的设定要适度合理。

2、合作探究:首先关注小组建设,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其次要明确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针对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合作学习力求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内统一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探究过程中要大胆设想,提出问题 。

参与质疑:教师首先要观察了解与指导小组成员对照导学案设置的学习的重点内容和问题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其次,教师要注重巡视,参与到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及学生中去,细心观察、认真听取、准确了解信息,及时进行指导点拨。同时,也要及时发现有独特、新颖见解的学生,并给以鼓励。

针对问题教师要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不断启发学生尽力自主解决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向深层次问题迈进,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不断深入。.鼓励学生拥有独特见解,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点拨与小结,在学生探究的疑难点问题上做出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3、展示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展示交流自己的结论和做法。

点拨评价: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4、总结归纳: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引领升华:明确知识、方法、规律和道理,知识的正确表述、知识间的联系、运用的条件和背景、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5、练习检测:通过练习理解和巩固学习内容;通过检测反馈学习效果。

强化纠错:设计练习题强化学习内容,针对检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四、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教师方面:

由演员变为导演。传统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把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因而“一言堂”十分普遍。新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转变授课角度,将重点放在如何设置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有效合作学习等方向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演员,教师就成为堂课的导演。教师讲的少了,但更加精炼,重点也更加突出。教师对课堂的驾御能力变的更强。

促进了教学研究。传统教师备课以备教材为主,上课讲教材,教教材,很少关注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新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不仅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辅助者,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如何教,而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指导,由于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遵循,同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不断地进行研讨交流,在尝试中不断改进,这就大大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的研究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学生方面:

最大的收获在于改变了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式的学习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改变了学生的心态,学生的自信心明显提高,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往往以“听和记”为主,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变的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意识更强,机会更多,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建构,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结论性知识,还有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课程的重要生成者,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是学生学会应该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积极性更高,表达机会也更多,因而学生的演讲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科学素养等诸多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提升,思维的深度、广度都有提高。乐学的人多了,厌学的人少了,自信心更足了。

总之,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和学习品质的养成,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培养合格加健全的当代中学生。

(二)反思

1、“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虽然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变革,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这是23中人在对23中多年成功教育经验总结基础上的一次变革,一次尝试,它不可能是最完善最优秀的教学模式,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2、学校有一百四十多位教师,每一个人对此种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尽相同,执行力度也有差别,还有待于进一步监督检查、督促提高。

3、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存在个别学生主动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高,应付学习任务的现象,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4、高中教材中的很多知识比较深奥,学生独立探究不易解决,教师如何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如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料,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引导,这些还都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

5、高中总的学习任务是一定的,学生探究课时紧张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友情链接

Link

联系我们

Contact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华东路校园街3号

邮政编码:116031

电话:0411-86530181 86532258 86530778

辽ICP备05022052号

手机网站二维码
公众平台二维码

版权所有 ©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技术支持:大连科曼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