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既来之则安之(第二弹)——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疫情下情绪调节心理讲座
春风已至,疫情又起,给校园带来了一丝“倒春寒”。为保障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顺利开展,我校全面启动线上教学活动。面对反复的疫情可能带来的焦虑、担忧、疲惫等消极情绪,我校心理咨询室再次出动,通过线上咨询与心理讲座两种方式,为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本次心理讲座重点依然是关注疫情下的情绪变化,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化解疫情期间产生的情绪困扰,心理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讲解,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情绪,进而积极地应对情绪带来的困扰,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讲座中心理老师详细讲解了情绪的产生及表现形式,并带领学生通过回忆思考相关问题深入体验自己的情绪。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学生们对自己的情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师生互动中他们发现:原来自己的很多负面的情绪在其他人身上也都存在,情绪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要尽可能选择接纳它,不去跟它较劲或者试图它压制它。这样它才有可能慢慢消解。
二、情绪调节
讲座中,心理老师还帮助同学们了解和区分了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特别具有迷惑性,看似可以短暂缓解当下的情绪问题,但其实并没有解决我们的问题,反而会加重情绪问题,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在讲座中心理老师还带领学生们体验和练习正确合理的调节方式和方法。
即刻调整法虽然可以快速缓解当下的不良情绪,但是更倾向于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从根源上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心理老师重点为大家讲解了情绪ABC理论。帮助学生们理解针对同一事件不同的看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和情绪结果,虽然对事物的看法没有对错之分,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
在学习并理解了情绪ABC理论之后,心理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情绪ABC的使用方法。学生们纷纷留言,积极参与体验互动活动,在学习和互动中他们更切身地体会和领悟到:我们在生活中体验的消极情绪很多都是由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发的,当引发事件不能改变时,通过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就可以帮助自己得到不同的情绪体验。
不要抱怨疫情将自己的青春偷走,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的手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配合国家的过程中安静的完善自己,疫情给了我们一些人更多的时间,也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也见识到更多面的世界,总之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好好的在世界里找平衡,找浪漫,找自己......
供稿:心理教研组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张任飞
审核:杨明
友情链接
Link
联系我们
Contact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技术支持:云熙科技(大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