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说高考】含英咀华 砥志研思----说高考题之古诗文
为进一步加强新高考改革与评价的研究,明确2024年高考方向,引导教师准确理解高考命题思路,把握高考命题方向,优化复习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校本教研之“说高考”系列活动,以“高考”之名,聚众人之力,筑备考之基。本期为大家呈现的是以“含英咀华,砥志研思----说高考题之古诗文”为主题的语文学科校本教研之“说高考”活动。
史晴华,学科教育语文教育学硕士。《杜甫 秋兴八首》获大连市优质课一等奖。多次执教市级教研活动课。多篇论文获“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奖项。获多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经典阅读行动”高中组国家一等奖。《亦有弱身担大任》获奖并入选《名作欣赏》杂志社论文集。
付萍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大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辽宁省名校联盟教学设计二等奖获得者。大连市教师资格考试考官。国家级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市级学术期刊。
本此活动由史晴华老师和付萍萍老师主持。二位老师先后梳理了近三年高考古代文言文和诗歌的考点,其中文言文部分由付萍萍老师完成,诗歌鉴赏内容由史晴华老师完成,两位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分析题型变化,重点预测出题角度,提出复习教学的应对策略。
第一、立足教材,善事利器,精析真题,巧法助考
——教学研讨说高考题:高考文言文真题分析、备考策略及命题展望
高考文言文地位重要,为指导学生认真研究高考真题,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摸清学情,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依据真实学情制定合适的复习方案;向学生推介操作性强的答题策略,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答题中总结答题技巧,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答题思路和个性化的解题技巧,付萍萍老师以说高考题的形式,从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选材变化、题型对比、真题解析、复习策略和命题展望五个方面,研讨高考题,提出复习策略。
一、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思路。关注2022年、2023年文言文选材变化,即从单一文本向双文本的过渡;注重选文题材的变化和多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
二、研究文言文题型变化。包括第10题断句题形式的变化、第11题文言文词义考察的出现和特点、文化常识转向课内课外词语理解、第14题简答题有针对性、逻辑性的特点。
三、厘清考点内涵,掌握解题策略
(一)文言断句题解题策略
(二)文化常识题词义比较解题策略
(三)理解分析题解题策略
(四)文言翻译题解题策略
四、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策略
要想有效地应对高考文言文试题,提高答题效率,除了了解试题的样式及考查能力点之外,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付老师在教学时注重:
(一)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要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二)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两种方式,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
五、高考命题展望,助力素养提升
鉴于近三年高考题文言文的详细分析,对高考文言文命题有三点展望:
(一)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坚持情境化、任务化的命题价值取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命题原则和阅卷”中明确指出:“以情境任务作为实体的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这意味着,高考试题的命题取向是情境化和任务化。
(三)适当增加对主观题和开放性试题的考查。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测试题同样不可墨守成规,需要改革和创新,尤其要多设置能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思维水平的试题,要让试题成为学生才华展现的平台,而非限制甚至束缚其创新性思维的枷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关系到千百万考生的利益,要充分发挥高考“引导教学”的功能,使教-学-考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互补相融,形成合力,真正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二、注重引导,感性体味,理性思考,善于总结
——教学研讨说高考题:梳理高考诗歌鉴赏,突破试题重难点
史老师首先梳理近三年高考古代诗歌的知识点,接着分析试题中的选材特点、考点、难点和突破点。
针对高考诗以唐宋诗为主、歌情境化命题的特点,史老师提出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社交功能”,帮助学生加强对诗歌情境的理解。体会课程性质中交际工具的特点,关注统编教材不以体裁组织单元的编排特征,把诗歌真正融入单元主题教学中,是最直接拓展诗歌的情境的方式。与唐诗相比,高考中的宋诗的长处不在于情而在于理。理趣的最高境界在于将理溶于具体事物和形象之中。古诗文复习要把感性体味、理性思考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两条主要路径。
最后根据学生学情分析失分点,探究如何帮助学生构建诗歌情境,学会思考,并总结古代诗歌复习教学的要点:
一、教考结合,基础扎实是大前提。
二、“反套路”情境理解,聚焦文本才是真功夫。
三、知识向能力转化,思维是内核。
薪火相传的办学宗旨,历久弥新的育人观念,借助“说高考”平台,再一次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校本实践,既能强有力助推学校办学质量大踏步前进,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既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敬请关注下期以“闻道知行,掘井及泉----说高考题之辽宁卷”为主题的历史学科校本教研之“说高考”活动。
供稿:教学处
图片:钟建钢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何春艳
审核:孟祥利
友情链接
Link
联系我们
Contact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技术支持:云熙科技(大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