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谈家庭教育中的“慢”与“快”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家长学校课堂第七期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价值观的建立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校特邀请杨翠霞教授(2023届优秀毕业生刘思伊家长)作为此次家长学校课堂主讲人。杨教授以“用爱灌注生活细节,用心感受学习本质”为主题,围绕家庭教育中的“慢”与“快”这一话题,向在校生家长分享教育经验。此次家长学校课堂由方艳梅主任主持。
杨翠霞教授首先提到家庭教育中的“慢”,具体体现在一个“静”字。所谓“静”,一要做到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摆正心态,尽可能避免负面情绪和过激言语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二要学会主动倾听孩子的内心、冷静理智地分析和处理问题;三要做好后勤工作,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地成长、学习、生活,学会体谅、理解孩子,陪伴、拥抱孩子。
其次,杨教授指出家庭教育中的“快”则具体体现在一个“动”字,第一,在思想上要引导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培养孩子自律、自强意识;第二,在策略上,对于学校及老师的各项要求要积极配合、落实,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要合理接纳与包容,但不能纵容;第三,在行动上,要学会利用有效时间和孩子多沟通,常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激励孩子树立责任担当的意识。
最后,杨教授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某种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作为家长,则需要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同时,在家庭教育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并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和阶段。
通过此次家长学校课堂,家长朋友们对于当前阶段孩子的成长需求以及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方法技巧有了新的认识,相信未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们能够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学校共同努力,促进孩子的成长成才。
我校将会陆续邀请教育专家、骨干教师、优秀家长开展系列活动,为家庭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引导,努力开创家校合作育人新局面。敬请关注第八期家长课堂,主题“学业规划与财经类专业生涯指导”。
家长感受
本周六,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长课堂。在课上,杨教授像一位相识好久的老朋友,跟我们聊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做到动静结合,不急不躁。晚上回家后再回忆起杨教授的分享,更觉得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我也认真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对待孩子是否包容理解,是否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是否能够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等等,我认为我应该像杨教授说的那样,静下来,慢下来,陪伴孩子成长,理性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问题,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作为家长,则需要做孩子可以倾诉的对象,与学校和老师一起引领着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5班 陈寀奕家长
听了刘思伊妈妈的分享感触颇深,孩子们的世界总有我们触碰不到的地方!越发觉得品性的培养和身心的教育远远大于那一张卷子上的成绩。我们不能把“散养”当成静待花开,也不能用强制的“枷锁”禁锢孩子的思维乃至行为!
我经常和宝贝聊天,终于理解了孩子是如何看待老师一句不经意的鼓励,知道了她不开心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紧张的时候、考试落榜的时候是如何默默的鼓励自己,还有她跟同学之间的“小秘密”,更重要的是她对老师,对父母的感恩……
突然觉得对于一个十几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成长中更需要的是方向性的引导,是乐观自信和独立性的养成,长大了,这是生存的能力!共勉!
-----高一10班 侯楚浛妈妈
很幸运有机会参加本期“用爱灌注生活细节、用心感受学习本质”的家长课堂,这次课程让我受益非浅。“爱”看似一个简单的字,但其中包含了很多,也很有力量。爱是行动,做为家长,如果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平等地沟通和交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孩子。关切是问,但有的时候关切是不问,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倾听者,多理解和体谅孩子。一天的辛苦学习过后,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从而有底气,有自信,去经历,去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我很骄傲自己是一名二十三中学学生的家长,也正因此,在孩子受教育的同时我也能重回校园学习,感受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育人宗旨,感谢二十三中开展自主管理、家校联动等一系列的特色教育,也让我们得以实现家校协作,共育孩子成长。
——高二12班 王瑞琦家长
供稿:德育处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何春艳
审核:孟祥利
友情链接
Link
联系我们
Contact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技术支持:云熙科技(大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