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说高考】做真题、真做题、稳扎稳打,溯题源、立根本、发展创新----说高考题之辽宁卷
为进一步加强新高考改革与评价的研究,明确2024年高考方向,引导教师准确理解高考命题思路,把握高考命题方向,优化复习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校本教研之“说高考”系列活动,以“高考”之名,聚众人之力,筑备考之基。本期为大家呈现的是以“做真题、真做题、稳扎稳打,溯题源、立根本、发展创新----说高考题之辽宁卷”为主题的化学学科校本教研之“说高考”活动。
高三化学备课组
段庆祥老师首先从整体层面上分析了2023年辽宁卷的试卷结构、试题特点和特色。本套试题的命制注重合理选取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前沿,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作用。段老师对每一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总结了19道题的基本类型2022年没有大的变动,可以预见2024年也将会延续;对比考题反思了在一轮复习过程中,知识的覆盖面和深浅度的把握上的教学是恰当的,并提出在下一阶段复习即进一步补弱增强中的策略。
杜彦老师的“说高考题”以2022年高考北京卷14题切入展开,从“试题背景、命题依据、试题分析与评价、试题迁移与变式和教学建议”五个方面跟老师们分享了由这道题引发的对2022年、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对速率平衡图像这部分知识考查的试题的搜集、整理、分析、思考和感悟。其中,杜老师整理出的2022年、2023年速率平衡图像选择题的高频考点、必备知识、图像呈现形式等专业知识让组内老师受益匪浅。杜老师提出,在后期复习备考中要关注连续反应、竞争反应的平衡特点;要关注主副反应的特征变化;要关注重视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学反应历程的探究;要关注化学反应原理题与有机化学、物质结构等多模块相融合等,引发了老师们的深度思考。
王燕老师从2023年辽宁卷以及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关于对化学工艺流程题目的考察入手,从命题内容(情景素材和高频化合物的统计),命题角度(原料预处理—核心反应的书写—净化除杂—生产实际:三个意识) 以及命题的变化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有关工艺流程模块的备考策略,重在“建模”:构建结构模型、思维模型、知识体系以及答题策略。王老师强调在平时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增强自信,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次“说高考题”,结合一轮复习和学生存在的问题,高三老师们提出下一阶段的教学建议:
1.明确考点,把握方向。近些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道题都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指导,即“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平时教学中不能受上课时间的限制,只关注化学学科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培养,而应该加强化学学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以及德育育人元素的挖掘。
2.回归课本,注重细节。要关注教学情境素材的来源,比如关注《教材》上“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关注多版本教材的融合(如:关注鲁科版教材章末微项目);关注最新科研成果,收集生产生活以及贴近科技前沿的素材引入到课堂。
3.精讲精练,提高效率。要聚焦主干知识,形成认识思路;把握经典真题实现在反思中提升。
4.引导学生整合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读题、审题、解题的能力。
薪火相传的办学宗旨,历久弥新的育人观念,借助“说高考”平台,再一次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校本实践,既能强有力助推学校办学质量大踏步前进,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既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敬请关注下期高二年级“双减背景下‘少而精,启发式’教学研讨活动”。
供稿:教学处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何春艳
审核:孟祥利
友情链接
Link
联系我们
Contact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技术支持:云熙科技(大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