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致敬英雄】观《唤醒者》有感学生作品展


 灵魂唤醒者,时代引路人

——观红色影片《唤醒者》有感

高一一班 孙瑞灿

不同于历史书籍略显严谨平淡的文字,《唤醒者》这部影片对那段风雨飘摇、血泪交加的历史的刻画更加触目惊心。我总是想起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到的“铁屋子与先醒来的人”:一个没有窗的坚实铁屋,很多人睡在里面,快要闷死了,在这绝望之境,总要有人先醒来,做点什么。只有先醒的人叫醒更多的人,铁屋才最终会有被打破的可能。电影中那些率先醒来对抗铁屋的人,便是希望存在的证明,便是打破不可能的“唤醒者”。


微信图片_20240819095449.png

1920年代大连的伤痛与抗争


电影《唤醒者》讲述的正是“先醒来之人”的故事:上个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大连先后被俄、日占据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期间社会动荡,人民如置身“铁屋”一般,一面承受着作为亡国奴的耻辱,一面在无望的生活中苟活。然而,可怖的境遇无法阻挡大连人民追寻光明的脚步,以关向应为代表的大连青年,面对殖民者的侵略压迫不断抗争,成为大连地区第一批共青团员。我们的革命先驱从大连出发,走上了救国道路,在中国革命这个烘炉中百炼成钢。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大连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大连的“红色基因”,通过《唤醒者》的放映,我深感自豪,同时也唤醒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这段红色基因应世世代代在我的家乡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微信图片_20240819095454.png

一个人与一群人


《唤醒者》中被着力刻画的配角人物众多,有经典三人组合中的许阳和曲小妮,有关治祥的私塾蒙师范先生,有民间武装力量的组织者黄大哥,有对日本人阳奉阴违的巡捕队苟队长,还有虽然出场不多却对主人公起到不可忽视之引领作用的傅立鱼、石三一、李震瀛等革命先驱……刚性历史里搭建故事逻辑 人物成长中展现光影魅力。看着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这个时代里来来回回,那稚气的脸庞,年迈的肩膀,却挺起了一个国家的脊梁。在家国危难之时,也正是由于无数“青年关向应”的挺身而出,在民族压迫中成长,在生命觉醒中斗争,反抗精神才得以在“铁屋”之中留存延续。

对望百年前热血青春 跨越时空的红色赓续

透过大银幕,我们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具象化、可触摸,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唤醒者》不仅指影片的主角关向应,更意指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与追求。现在的我们与曾经的他们,脚踏同一片大地,仰望同一片天空,我们终于生活在了他们所期望的未来,吾辈将秉承先辈精神,继续前行。此时,先辈们所承载的星火精神再次得以传递,由过去到现在至未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着眼于现在,从山河破碎到世间昌平,从风雨飘摇到承平盛世转瞬间,百年已过,新时代的重担已经来到我辈青年身上,青年人自然要接过前辈的笔,以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的傲骨,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奋进者,开拓者,奋发书写新时代“青年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819095458.jpg

作者:高一一班 孙瑞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冠《唤醒者》有感

高一一班 姜骁宸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存在,如同星辰般璀璨,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精神,唤醒了沉睡的灵魂,点燃了时代的火焰。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他被党唤醒勇奋起,他为国捐躯赴国难,他选择的这条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是提携玉龙为君死,而他,就是——关向应。


微信图片_20240819095501.png

他,是时光长河中的一位独特旅者,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亦是其推动者。

影片的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那是一个被日本殖民统治的黑暗时期,是一个充满压迫与苦难的时期。国家的衰败、民族的屈辱、侵略者的横行霸道使大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主人公关向应见证了大连民不聊生的悲惨状况,他目睹了日本人对国人的精神腐蚀,他看着幼年恩师在日本人的皮鞭下走投无路、家破人亡,他看着往日挚友在日本人的腐蚀下跨入无尽深渊,当然同时,他也见证了“抗日勇士”的宁死不屈、勇往直前。正是于黑暗中隐忍的抗争所带来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他抗战的希望;正是在青年时马克思主义的到来,指明了他未来的方向。

他,是青年队伍中的一位勇敢战士,从被唤醒,到唤醒他人。

《唤醒者》是一部红色电影,但是却有别于那种说教式的英雄人物故事。每个画面都是艺术家用心雕琢的诗篇,一旦展开,便能立即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有轨电车穿梭于街道,红房子静默在岁月中,老槐树见证着时光的流转……这些熟悉的元素,如同历史的注脚,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沉重与挣扎。在日本铁蹄的践踏之下,大连这座城市的灵魂在无声中被唤醒,而我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反抗绝望”的号角虽响,却往往在个人的英雄主义中被撞碎,青年关向应,怀揣着热血与信念,自发引领的游行与罢工,却如薄雾般轻易被日本的铁腕所驱散。那些怀揣抗日之心的志士们,手中的武器虽锋利,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无力,最终只能望洋兴叹。而当个人的英雄主义走投无路时,“先醒者”的目光开始找寻新的方向。他们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正处于水火之中的大连,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深陷于泥潭之中的大连人民。青年的关向英,就是“先醒者”,在充满压迫感的氛围中振臂一呼:“要斗争,要团结起来斗争!”他矢志不渝地追寻着国家的曙光,与志同道合者并肩,犹如孤勇者,开始以中华青年会为中心,向大连的人民播撒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开始了有指导、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游行、工人罢工。至此,在二十世纪20年代日本人占领下的“无风地带”,耀眼的阳光刺透禁锢的铁屋,越来越多的大连人民从沉睡中被唤醒,又继续唤醒更多的人。


微信图片_20240819095504.png

他,是广阔荒野上的一位渺小志士,可是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少年之眼,蕴含世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幼年时,关向应在日本侵略者无情焚烧我国民众自办的私塾,冲入火海拯救《满江红》的那一刻,展现了他的坚韧不屈;在青年时期,他引领学生走上街头,反抗日本教师的不公待遇,体现了他的“反叛精神”;面对首次组织的工人运动未能如愿,他曾短暂地陷入迷茫,然而,在“抗日志士”黄志东的启发下,他投身于中华青年会,通过与早期爱国人士石三一的交流,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找到了人生的航标,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以“唤醒”大连人民为己任,积极参与反抗日本压迫的斗争,最终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洪流,展现出了他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当关向应最终决定投身革命,怀着“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涂炭,牺牲家庭,拼死力与帝国主义者相反抗”之决心告别家乡和亲人,踏上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征程时,我的情绪也再一次被“点燃”,他意在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去唤醒更多的人,决心以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照亮人民的心灵,借助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引,激发更广泛的民众力量,共同挣脱那沉重的“铁屋”束缚。在这一时刻,他承载的星火精神如同薪火相传,跨越历史的长河,照亮过去、现在,直至未来的道路。也正是由于无数“青年关向应”不断地被唤醒,在民族压迫中成长,在生命觉醒中斗争,反抗精神才得以在“铁屋”之中留存延续。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群青年人,为了挽救这个伤痕累累的大连,他们不愿做袖手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这个大连,他们都正值青春年少,本当承欢于父母膝下,拥锦绣前程,却献出了已有的年轻的一切,关于“奴化教育”“亡国奴”的字眼,不再仅仅是跃然纸上,而跳出屏幕,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观众。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唤醒者,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敢和坚定,才唤醒了更多人,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知古方能鉴今。已逝的“唤醒者”们,虽不能亲自踏遍三岛,但如今的新青年们必将担起“唤醒”的大旗,去追随革命前辈的足迹,成为一名“唤醒者”,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为家乡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微信图片_20240819095506.jpg

作者:高一一班 姜骁宸


供稿|德育处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何春艳

审核|孟祥利

友情链接

Link

联系我们

Contact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华东路校园街3号

邮政编码:116031

电话:0411-86530181 86532258 86530778

辽ICP备05022052号

手机网站二维码
公众平台二维码

版权所有 ©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技术支持:云熙科技(大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