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有效陪伴,做孩子升学的规划师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5学年春季学期家长课堂第二期 (总第三十七期)
为应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于3月21日举办2025学年春季学期家长课堂第二期(总第三十七期)。李宁副校长以“有效陪伴,做孩子升学的规划师”为主题,围绕三大核心模块,与家长共同探索科学规划升学的新路径,帮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升学路上的“战略伙伴”。
角色赋能:从“后勤部长”到“战略参谋”
李宁借助真实案例剖析不同身份角色在升学中的独特优势与常见误区,引导家长建立“导航者”思维,打破信息壁垒,突破单一路径,避免决策代劳。同时作为家长,具备一定的信息整合力、路径设计力和沟通引导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从“后勤保障”到“规划导师”的角色升级。
路径重构:打造升学“立交桥”认知体系
多元升学不是备选方案,而是战略组合。针对“唯高考论”的认知偏差,李宁系统梳理了强基计划、招飞等多种升学通道,帮助家长打破“唯高考”思维定式,拓宽升学视野。同时,他表示升学不是独木桥,而是立交桥,提前规划、布局,做出匹配孩子特质的精准选择,有时候比冲刺高分更具战略价值。
专业解码:构建生涯发展坐标系
李宁结合辽宁省近年录取数据及产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剖析专业内涵、介绍对口强校,揭示“冷门专业的潜力赛道”与“热门赛道的隐性挑战”,引导家长结合学科适配度、职业倾向性、人才需求度等多重因素进行专业选择,助力家长平衡短期升学目标与长期发展需求间的关系。
当教育回归“培根铸魂”的本质,家庭与学校形成的教育合力,终将转化为每个孩子追寻理想的底气与智慧。未来,我校将会陆续邀请教育专家、骨干教师、优秀家长开展系列活动,为家庭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引导,努力开创家校合作育人新局面。
家长感悟
今天有幸参加了以“有效陪伴,做孩子升学的规划师”为主题的家长课堂,听了李宁副校长的耐心讲解,我受教颇深,明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家长要更好地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及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成为孩子升学的规划师,父母的决策水平和认知高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此外,他还讲解了多元升学途径,和我们分享了不同的大学专业以及如何通过学生自我定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作为家长要多方了解相关信息,更要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做好升学规划,让孩子少走弯路。
——高一八班 宋阳妈妈
作为高一学生家长,今日有幸聆听了李宁副校长的专题讲座,深感教育规划需要智慧与温度并存。他兼具教育管理者与高一家长双重身份,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既具专业高度,又充满为人父母的共情。对我而言,最深刻的启示在于升学规划的角色转变。李宁副校长用鲜活的案例说明,家长应从“后勤保障”转向“规划导师”,既要关注学业发展,更要注重孩子个性化特质与家庭资源的匹配。此外,他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强基计划”等案例,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唯高考”思维,这些信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孩子的兴趣与潜能,而非局限于传统赛道。作为家长,我深切体会到升学规划是场需要远见与耐心的马拉松。未来三年,我们将以更开放的心态了解政策动向,用科学方法帮助孩子找准定位,让升学之路成为孩子全面成长的助推器。感谢学校搭建的交流平台,期待后续更多此类务实有效的家校互动。
——高一七班 张特妈妈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校课堂,听了李校长的分析,我深受启发,深刻意识到在孩子升学路上有效陪伴与科学规划的重要性。有效陪伴并非简单的时刻相伴,而是心灵的沟通。我们要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倾听他们的想法与困惑,给予支持与鼓励。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才能在升学规划中有的放矢,根据孩子的特点,筛选出适合的路径,并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信息化的时代,主打一个信息差。多元升学途径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可能,这需要家长提前了解、精准规划。此次家校课堂为我敲响了警钟,也点亮了明灯。我将以更积极的姿态,陪伴孩子走过升学之路,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高一三班 刘笑含家长
供稿|德育处
图片|刘禹阳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何春艳
审核|李宁
友情链接
Link
联系我们
Contact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技术支持:云熙科技(大连)有限公司